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武侠仙侠>赤心巡天> 第2372章 如海也如镜

第2372章 如海也如镜



  雍国国相齐茂贤,留了三绺短须,穿一领长衫,更像是个俭朴的教书先生,而非大权在握的宰相。他目不斜视,就这么慢慢地走上了天下之台。

  这几步他走得非常稳当,这几步对雍国意义重大!

  说来嘲讽——雍国已经上下一心,努力地走了很多年。

  他们很辛苦才摆脱雍厉帝对国家的吸血,遏制庄高羡的野心,引入墨家而在墨家面前保持自主,又要忧虑荆国兵锋,又在家门不远处,惊起一个庞然的黎国……

  在这样的情形下,砺行新政,大益民生,顽强地成长。

  但登上天下之台的契机,还是列强的制衡。

  齐茂贤当然不觉得这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他只是看到又有一个机会出现在眼前,而雍国人一定要牢牢抓紧!

  大凡有识之士,无不看到,现世格局已愈来愈紧迫,中小国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往后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他慢慢地走上高台,看到被吊在那里的福允钦,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脖颈上其实也套着绞索。在过去的很多时候,他也的确呼吸艰难。

  但是,都走到今天了。

  都到了这里。

  他转过身来,面对当今时代声名显赫的这些人,许妄、涂扈、魏青鹏、姜望、李一……

  “雍国!齐茂贤!”他声音不自觉地高昂起来:“今日为大家做些分享,一点浅见,或污诸君之耳,也请大家原谅!”

  当下他便滔滔不绝,从雍国开国说起,又说到雍明帝,又说起澜河水府的渊流,讲说澜河水族是如何归心,中间时不时地就拐一下雍国新政是如何的好,取得了那些成绩,每每被应江鸿提醒,又转回来。

  一言一句都是治水之事,一心一意都是雍国之治。

  他像是一个沿街叫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的老人,正用最后的宏声呼喊——

  看看我!看着我,看我们雍国……

  “誒,誒,誒——”涂惟俭在台下拍大腿,轻声而叹:“真好,真好啊!”

  他羡慕极了。

  并不是作为个人羡慕齐茂贤。而是作为宋国人,羡慕雍国所拥有的这个机会。

  名即力也,于人如此,于国亦然!

  这可是诸强列席的天下之会。

  雍国国相上台讲了这么多话,比千辛万苦蹭进会场的宋国,不知高了多少。

  别的不说,雍国今天这么一露脸,天下尽知其国。黎国或者荆国,将来还有可能无声无息地灭雍吗?

  天下有才之士,欲往别投,也总记得有雍国这么个地方,或可作为选择!

  最后齐茂贤在台上道:“——雍国有丰富的处理水族事务的经验,亦诚德敬民,笃心恒志。今诸方聚于此地,商讨治河事宜,如果天下需要雍国出一份力,无论为佐为属,雍国义不容辞!”

  以雍国的实力,是没可能作为治河的主力的。但是他们愿意做佐属,做任何一方的佐属,只求挤进长河两岸的新秩序里。

  最后排的位置,正临时努把力的老龄修行者钟玄胤,早已经睁开了眼睛。

  他静静听完了齐茂贤的所有讲述,尤其是应江鸿不断叫齐茂贤跳过的那些。他在齐茂贤的言辞里,感受到一种质朴的情感。

  真实的历史,就在其中流动。

  雍国开国太祖,和澜河水君的友情,持续了很多年。

  庄承乾当年裂土开国,和宋横江结拜,也被人说是“效仿雍祖”。

  而不同的是,雍廷对澜河水府的态度,始终比较尊重。哪怕是在雍厉帝掌权时期,那位太上皇为了巩固自己并不正义的权柄,也对澜河水府多有亲厚。

  钟玄胤下意识地扭头,看到坐在旁边的姜望,不知何时也停下了修行——

  他睁着眼睛看台上,眸光如海也如镜。

  “齐茂贤。我有一个问题。”魏青鹏瓮声道:“咱听来听去,你们的新政是如此的好。澜河水族呢?是否在其中?”

  齐茂贤张了张嘴,一时仿佛定住了。

  推一本书。

  野亮的《我不是文豪》,写得很不错的一本文!大家快去看看啦。

  ——

  前文荆天子名“唐玄鉴”,越来越觉得不是很妥当,容易出戏,且玄字用于名字未免太多了……

  改成“唐宪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