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武侠仙侠>赤心巡天> 第2397章 燃灯过去

第2397章 燃灯过去

有其优势的。一则公卿尽死,船小好调头。二则“试田”更大胆,步子迈得更快。照料得好了,丰沃远胜后来者。

  人道洪流所反哺的第一波丰厚资粮,就是越地的希望所在。享尽改制红利,一跃飞升。大约也是高政看到的天光。

  在这件事情里,凰唯真的态度也至关重要。毕竟即便真能攫取天光,也要凤栖梧,才能彰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高政才是凰唯真最纯粹的同路人。毕竟他都死了,再无所求。不过是求一个永昌不衰的越国,希望它可以在凰唯真曾经的理想里实现。

  但越国是否足虑,是对楚国而言。龚天涯无疑是需要他诸葛祚重视的人——尽管前有左光殊、屈舜华、项北,再前有斗昭、钟离炎,但风流大楚,自不欺年,十五岁的龚天涯,应是他诸葛祚的对手。

  龚天涯的天赋并不是最惊艳的,比之鲍玄镜、宫维章这种绝世之姿,显然差了一丝。

  然而他的危险之处,不在于此。

  用爷爷的话说,这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人一旦有了信念,就很难打倒,不肯燃尽。

  堂堂星巫都不视之为一个孩子,而将他当做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人。

  诸葛祚更不觉得自己有轻慢的资格。

  他在观察龚天涯,观察于羡鱼,观察范拯……观察他未来的每一个对手。

  他当然也不会忘记,临行前爷爷所说的重中之重——

  那即是原野所问,在座求道者都十分关注的“天上仙”!

  是的,楚国之星巫,也问“天上仙”。

  好像那些真正的智者,或者说对这个世界有某种程度认知的人,都笃定姜望在天道深海里洞察了什么。

  在进入九格考核前,爷爷跟他说,论道殿座次是三十六,宜晚不宜早。

  如果此次问道进程过半,还没有人提及“仙人事”,诸葛祚就需要站起来问一问姜真君,天上是否有仙!把姜望的答案,带回章华台。

  如果其他人已经先一步问了,他就绝口不提此事,仔细观察诸方反应。

  如果先问天上仙的是景国人,那他就可以在之后的时间里,找机会问一问自己想问的道途——星巫自然有规划,早慧如诸葛祚也有自知,但今日姜望这个名字,即便放在星巫旁边,也璨光不掩,自能剖石见玉。

  如果先问天上仙的不是景国人,他就缄言守道,不使人知楚问仙。

  爷爷的谋局风格就是如此,每一种选择、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详。哪怕只是他这样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到朝闻道天宫求道,爷爷都要替他考虑到方方面面,诸如甲乙丙丁各条路,条条都说清楚怎么选,就算派个傻子来,只要照着命令做,也误不了事——怕只怕有点小聪明的,有自己的想法。

  坐掌章华台,而事事亲为,事事繁细。一生如此难免见疲,为国尤其伤神损意。

  哪怕现在又增补十二枢官,分担章华台压力,爷爷的情况也不乐观了。朱虞卿、李蘅华他们,更像是一种交接……

  诸葛祚不愿细想。

  他自是相信爷爷的智慧,也仔细思考爷爷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深意。

  在原野提问天上仙之时,于羡鱼有所触动——尽管她掩饰得很好,但未能逃过诸葛祚的眼睛。

  很明显,于羡鱼就是爷爷所猜测的,景国那边大约要问天上仙的人。

  事情在这里就有趣了!

  仙人时代已成烟,人间并无一个仙人在——姜真君自有其道,仙宫传承只是他所驭之器,并非根本。就像秦国许妄是贞侯,而非因缘仙人。

  而无仙时代,诸方都问仙。其意在谁?

  楚国的诸葛祚,景国的于羡鱼,和国的原野,都要问同一个问题。却各有其谋,所求并不相同。但隐隐绰绰的织网,已叫诸葛祚觉出恢弘!

  诸葛祚知道,爷爷不会给答案。如果他想知道,他就要自己探究。

  这是他们爷孙之间的游戏。

  天下一局棋,八方风云子。

  人间之乐,就在其中。

  正如诸葛祚自己在被要求这样的提问之前,并没有被告知原因。他猜想于羡鱼得到类似的任务,也不曾被告知原因。因为于羡鱼在听到姜望的回答后,明显和他一样,是不解其意的。

  相较于直接是神降的原野,他和于羡鱼明显不具备保守秘密的力量。

  所以有关于“天上仙”之问,诸方之谋所涉及的层次,大概率是原天神那个层次?

  诸葛祚在心中将之定性为“受限超脱”。

  他当然无法理解超脱之伟力,但想来若是凰唯真、嬴允年祂们要来朝闻道天宫,绝不会似原天神这般,要用降神的手段,驱使神庙祭司的身躯。哪怕有太虚道主的力量笼罩,凰唯真、嬴允年祂们也不至于不敢或不能真身前来。

  原天神根本缺乏真正超脱者的自在!

  自己问及“天上仙”,是爷爷的意思。于羡鱼背后站着的,又是景国的哪一位?如果能知道布局者是谁,与原天神进行对照,或就能假推其局。相应地也能推出爷爷的局来……

  这时诸葛祚听到洗月庵那位气质特殊的女尼的声音。

  “今日有问仙,问神,问道,问剑者。贫尼性本痴愚,偏心不改,却想问佛。”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