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历史军事>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第72章 朱元璋:咱不就是做了亿点错事嘛?

第72章 朱元璋:咱不就是做了亿点错事嘛?

/>
  扶妾上位,立庶废嫡,还至于嘛?历史上谁家能这么干的?也就老朱这个奇葩独一份了。

  关键在这之前,还信誓旦旦的,立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废话,自己就把脸打了!

  他还委屈上了。

  好啦,现在得罪朱允熥不说,朱雄英也得罪了,两孙子都不帮他,于是自己这个男人家,就只能继续自己苦逼的看折子了……

  没多久,礼部尚书李原名来了。

  “陛下,不知叫臣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说:“倭国使臣不是说来京?这么多天了,怎么没动静?”

  礼部尚书李原名说:“不知道啊,他们一直并没有具体说明来的时间,也没有向大明汇报实况。现在是才出发啊,还是在路上,都不知道!”

  “这群海外岛民,就是没规矩,罢了,你礼部多关注点。这次倭国派使臣来,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

  李原名点头,说:

  “陛下,依臣看,倭国怕是有狼子野心。起码,有对大明不臣之心啊!”

  这点朱元璋当然明白,毕竟元朝时期,倭国就和元廷发生了不少摩擦,导致双方关系恶劣。

  而到了明朝建国,朱元璋要各国来朝,起码周围二十几个国家都乖乖来了。

  唯独倭国没有来。

  于是,洪武二年、三年,朱元璋都派使臣去倭国。

  结果都以闹僵收场,那时候倭国也是南北混乱,各自为政,就因为朱元璋的强势,居然反而让倭国内部团结了一些。

  后面,也基本上是对大明敌视,好几次差点直接爆发冲突。

  尤其是倭寇问题,倭寇是倭国的一些武士浪人之类的,渐渐成了气候,跑到大明沿海各地勾结海盗、土匪,为非作歹。

  但这些倭寇说是和倭国朝廷无关,实际上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非常复杂。

  否则当初也不会和胡惟庸勾结,毕竟一群贼寇再厉害,能和大明宰相勾结?

  所以,背后必然是倭国朝廷的支持,说是倭寇和胡惟庸勾结,实际上是倭国和胡惟庸勾结。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倭寇问题,还是勾结胡惟庸,亦或者是几次都不愿意臣服大明等等,都可以看出,倭国狼子野心啊!

  尤其是如今,倭国内部问题解决了,南北已经统一,突然派使臣来大明,意味难明。

  “若不是咱一心要解决北方问题,区区倭国,早就发兵了!”

  朱元璋还是很自信的,之所以元朝时期,元廷奈何不得倭国,是因为蒙古毕竟是草原人,他们的铁骑陆地上可以无敌,可海上作战就逊色很多。

  蒙古海军,可不是段子啊……

  但明朝不一样啊,尤其是朱元璋时期,他在和陈友谅打仗时,就是因为陈友谅水军非常厉害,好几次打的老朱无法应对。

  所以老朱非常重视水军,当年能打赢鄱阳湖之战,就说明大明的水军不差了,再加上后面老朱重视,可以说水军并不差。

  要不是北元蒙古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以老朱的脾气,周边各国都臣服,你倭国三番两次不服,那不打你才怪!

  所以,面对周边各国,北元是明面上的敌人,倭国则是眼中钉!

  朱元璋沉思一会儿,又说:

  “这次,接待交给允熥,你啊,不要过多掺和,允熥对倭国的意见很大,比对高丽意见还大。他若是要收拾倭国这个亲王,挑起事端,那也无所谓。”

  李原名笑了:“陛下,皇三孙要搞事儿,岂是我能掺和阻拦的?我又不傻!”

  “老东西,你倒是被允熥整的油滑不少!”朱元璋骂了一句。

  李原名说:“那些个不油滑的,已经下葬了……”

  ……

  南京城!

  秦淮河两岸,一向非常热闹。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

  当然或许晚上更热闹,因为这里晚上,两畔的青楼妓院,无数人,进进出出,谈着白花花的生意!

  此刻,天色渐渐晚了。

  这里人来人往,每一家挂着灯笼亮堂堂的青楼里,都开始了她们的工作!

  秋风起,有些瑟瑟!

  春风楼!

  这里是一家私人青楼。

  秦淮河两岸有十多家高档的青楼,实际上都是朝廷的,朱元璋默许的,朝廷穷,赚钱嘛,不丢人!

  也有私人青楼,春风楼就是。

  但春风楼能在官方青楼林立的秦淮河畔立足,足见底蕴!

  只是此时看起来,似乎生意并不好!

  此刻,有一个头戴高帽,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看着清风楼的匾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

  “这次,有多少女子?”

  “回阁下,共计一百五十名,已经全部藏起来,这两天就能转移,运出城。”身后,一个身穿华服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