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第三条路

  第390章 第三条路

  在过去的数十亿年时间里,这颗内核始终处在厚度达到两万多公里的厚重气体的覆盖与重压之下。

  曾经这里的压力长期保持在约1000万倍地球标准大气压的程度,温度则长期稳定在3万摄氏度左右。

  如今,那曾经覆盖着它,并持续不断重压着它的那些气体全部消失了。

  于是,在庞大应力的释放之下,这颗内核在仍旧保持着极高温度的前提之下,发生了深至核心,浅至表层的,涵盖了整颗星球所有部位的整体性的大地震。

  接连不断的火山喷发、气体喷射、震动整颗星球的地震,连绵不断,比当初刚刚形成时候的地球还要混乱百倍。

  如果没有外力干涉,这种混乱局面将持续至少百万年以上。之后,应力释放完毕,内部重新达到平衡,它才会平静下来。

  再之后它可能还会吸附一些星际气体,又或者内部释放一些气体,重新拥有一个稀薄的大气层,最终演变成类似火星那样的星球。

  但很显然,李青松并不会给它这个机会。

  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星兽隐藏在这颗星核之内。

  “这么高的温度,这么频繁的地质活动,纵然你们这些星兽的‘科技’已经到达引力级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中生存,也应当会十分痛苦吧。

  不过请你们放心,你们的痛苦与折磨,很快就会结束了……”

  李青松转移目光,看向了另一颗星球。

  那是一颗半径约为2000公里的,正在高速向这里靠近的星球。

  它原本是那颗冰巨星的卫星。伴随着李青松的抽气行动,它挣脱了原有的轨道,成为了一颗矮行星。

  但很可惜,李青松拿它还有别的用处,便再度将它从轨道之中强行挪移开来,将它带到了这里。

  此刻,在它身上总计有百万台以上的巨型推进器,正在推动着它以超过60公里每秒的速度飞驰。目标则是……李青松面前的这颗星核。

  “以为躲在星核里,我就拿你们没办法了?”

  李青松嘴角露出了一抹略显残忍地微笑:“那我就把这颗星核也撞碎!我看你们还能往哪里躲!”

  在始终保持着外部强大威慑,确保没有一头星兽可以逃离这颗星核的同时,那颗原来是卫星,现在是矮行星的庞大星体如同一头发狂的巨兽般,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猛烈撞了过来。

  在撞击发生的那一刻,李青松感觉似乎整个宇宙都在震动。

  无穷无量的尘埃和碎石如同喷泉一般,瞬间从两颗星球之上喷射出来,以极高的速度向着宇宙空间之中飞驰。

  撞击点那里则爆发出了比恒星还要明亮的光芒,刺目不可直视。两颗原本呈现出球形的星体在这一瞬间开始形变,如同面团被不断揉捏一般,前所未有的猛烈震动延伸到了所有物质上。

  这一刻,无论是高山峡谷,还是盆地平原,统统如同沙堡一般被轻易推平。甚至就连板块结构,在这一刻也如同纸板一样,轻易便被撕裂。

  两颗星球,在李青松特意设计与推动的撞击之下彻底毁灭。

  未来的它们,有相当一部分质量会横扫整个恒星系,为每一颗星球都带去持续的撞击,另一部分则会逃离这个恒星系,如同之前李青松喷射出去的那些气体一样。

  是的,那些气体也不会留在这颗恒星周边,因为它们的速度太快了。

  在原来那颗冰巨星的位置,恒星的逃逸速度仅有约10公里每秒而已,完全束缚不住那些气体。

  此刻的它们已经化作了一团星际尘埃云,将这个恒星系渐渐笼罩。它虽然密度极低,较小尺度上无法分辨,但如果站在足够远的位置,从整体角度来看的话,这一团星际尘埃云却清晰可见。

  如果有某个初级文明察觉到这个恒星系竟然被一团星际尘埃云覆盖着,他们应该会很疑惑才对。因为这完全不符合恒星演化原理。

  如果他们再进步一些,大概就能隐约察觉到这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来自于……人力。

  这两颗星体化作的残骸,未来大概率会在现有轨道上形成一条小行星带,然后在各颗大行星的引力交战之中被逐渐撕裂摧毁。

  但那至少是数亿年时间后的事情了,李青松可不会管那么远。

  现在的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虽然可以确定星球撞击必定会对星兽群体造成巨大杀伤,但也难保有些幸运的星兽能逃过一劫。

  此刻的它们便有可能躲藏在某些较大的碎片内,借助星球撞击的力量向外逃离。

  这是不能允许的。

  既然要杀人灭口,那就不能允许任何一头星兽逃出去!

  必须要把它们全都杀死在这里,绝不能让它们将自身遭遇告知背后可能有的高级别靠山。

  纵然自己遭受高级别存在报复的概率极低,李青松都不能接受这样的风险。

  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李青松的庞大舰队再度出动,严密监视着每一颗较大的星球残骸。

  这被完全撞碎的星球残骸,尺寸普遍不大。最小的自然就是星际尘埃了,最大的也不过100多公里的尺寸。

  李青松制定了一个标准。

  凡是尺寸在50米以上的残骸,一个不漏,全部检查一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