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可算回来了

  “犁好了?那犁过的地细耙过没?”

  “就是把犁好的土块打得均匀细碎。”

  黄大山笑着插话,“还没呢,刚犁好。”

  “那先把犁好的地都去敲打整平一下,土块敲得越均匀越好。”

  “行。”

  “哎,叔,回来。”

  “我干脆把后面的播种都跟你们说了。”

  “等下种的时候,我若在地头的话,过来叫我一下,我过去帮着看一眼。”

  黄大山连忙又回过来,嘿嘿笑着摸头认真听她细讲。

  “等地都整好了,你们想种哪几种作物?”

  “那能种哪些作物?”

  温梨失笑道,“您别被我匡死了呀,以前春耕时能种什么作物,现在就种什么作物。”

  “只是可能下种和管理的法子略有不同而已。”

  黄大山拿烟杆敲他一记,无语地白一眼自己这个憨笨的儿子:

  “那自然是要种大棒子,番薯,还有丫头说的土豆。”

  “豆子肯定也是要种一些的,这些都是咱们老百姓活命的粮食,不能丢。”

  “对,爷爷说的这些都是可以种的。”

  “咱们这里偏南面,所以许多作物可以种两茬,也就是春耕和秋播。”

  温梨看向燕儿,让她去拿一把锄头给她。

  “王妃。”燕儿担忧地唤她一声。

  这怎么还亲自动手耕作了,之前不是说好的,只是在一旁口述吗?

  “快去!”

  “我又不是拿刀,你们一个个这么紧张做什么?”

  “只是打个示范而已,我不劳作,放心吧。”

  燕儿无法,只能从一位老农那里借了一把过来给她。

  温梨朝所有人叫了一声,将几位老农也叫过来,开始告诉大家分垄下种。

  “等地犁好,细耙整平后,就可以起垄刨坑了,每个坑的距离是大半步的距离。”

  “等刨好坑,往坑里扔三四颗玉米种,在坑边远一点的距离抛一把牛羊粪便。”

  “如果牛羊粪没有那么多,抛小把草木灰也是可以的,草木灰可以直接抛在种子上,但是牛羊粪不行。”

  “抛好粪肥后,用锄头挖土将它浅浅盖住,粪肥也要盖住。”

  “种植土豆的时候,将发芽的土豆芽一面一面切下来,裹上草木灰.......”

  她开始细细讲解种玉米、土豆和豆子等作物的耕种方法。

  最重要的是教大家下种施肥的注意事项,出芽后的松土和管理,二次追肥等,她也一并讲一遍。

  等作物出芽后,耕种时,再细讲一遍,这样大家也能记得牢固一些。

  等她讲完,大家一边讨论着,一边各自散去忙自家的耕地。

  讲了大半天,温梨讲得口干舌燥,她让清雾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润润喉。

  含了一口温水,她转过身去眺望远处景色。

  远处青山连绵起伏,广阔无垠的田地一块挨着一块。

  叔伯们头戴斗笠,身穿麻布衣,弯着腰身挥动手中牛鞭,口中时不时发出‘啾-啾-啾’的催促声。

  忠厚老实的耕牛驮着犁把,将泥土一沟一沟翻过来。

  地头东一堆烟火,西一群勤劳耕作的百姓。

  烟灰缭绕,忙碌的身影却将身体越弯越低。

  一年的忙碌时节,随着这绿意盎然的春色,异常生机勃勃。

  这便是老百姓一年到头的盼头。

  温梨深吸一口气,感慨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来到这里已经第四个年头,春来暮夏,眨眼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

  想来爷爷奶奶在天有灵,一定会为自己感到高兴。

  仰头望一眼高挂当空的烈日,她深吸一口这泥土芬芳的气息。

  爷爷奶奶,若你们在天有灵,梨儿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努力过好日子,不让你们操心。

  玉米和土豆刚播下去,紧接着就要马上开始播水稻。

  这几日温梨忙着带大家耕田灌溉, 浸种催芽,做秧床,撒种等。

  忙得她几乎都不回家中来吃午膳,每日日落西山才归家。

  一回来吃了饭洗漱就爬上床呼呼大睡。

  连着整整大半个月,她早出晚归,回来好吃好喝,反而作呕的情况变少了。

  肚中的孩儿也茁壮成长着,一点都不折腾他母妃。

  几个管事嬷嬷日日规劝,温梨依旧每日下地忙碌,到后来,她们也就索性不说了。

  似乎说了也没什么用,等做好饭菜,她们便轮流着去给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