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什么目的?

  昨日从田间回到小院,萧行严脱去身上盔甲。

  沐浴更衣后,用过午膳,他就被强制拘在床上睡了一下午。

  晚间又早早被她撵上床,让他给她读书哄她入睡。

  美其名曰:胎教。

  他不懂什么叫胎教,但是只要她想,他都依她。

  春风轻拂,鸟鸣阵阵,又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一天。

  晨光从窗台洒进屋内,投射下几条斑驳的光影。

  温梨在一阵悦耳的鸟鸣声中醒来。

  睁眼发现枕边之人早已没了踪影。

  一直坐在外间绣着小娃娃肚兜的雅琴听到动静,放下手中刺绣进来伺候她起身。

  今日她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忙。

  她那五十亩水田已经犁得差不多了,差不多可以开始插秧。

  她需要过去给老农们讲一下。

  叔伯们的水田才刚开始没多久,不会那么快就能插完。

  所以她这边的水田可以开始插秧后,她就需要亲自过去将昨日的栽种再重新传授一遍。

  大山叔和林婶赵婶他们几位去年帮她插过,她只需稍微点拨一下就行。

  但是她这边的人都是第一次,所以需要讲得更加仔细专业一些。

  用过早膳后,温梨也没去书房打扰他工作,带了雅琴几人就又往田里去了。

  宁安公主听到今日自家水田要插秧,立刻奔回屋里换了一身轻便衣裳。

  蹦蹦跳跳跟在她皇嫂身后,嚷着也要去体验农人的耕种之苦。

  余光瞥到院门外离去的背影,凌厉的眉峰动了动。

  萧行严扫一眼案桌上厚厚一叠折子,掐掐眉心,执着的朱笔再次动起来。

  “接着往下说。”

  转头去瞧王妃离开的阵仗,瞬风晃了晃神。

  听到主子的命令,他急忙回头,垂首应道:“是!”

  “果然不出您所料,那些人带走谢三后,看似往兴州方向而去,中途却拐了个大弯,突然改道边境。”

  “更妙的是,这次将谢三带走的不是流棘,领头行动之人,竟然连流棘都在给他作配。”

  “估计尧庭昶将手里重要的王牌给甩了出来,想来是势在必得。”

  “哼,估计是狗急了跳墙。”

  萧行严神色专注冷峻,连眉眼都不曾动一下,他冷声道:

  “传命龙影卫,必要时刻直接灭口夺名册。”

  “除了谢三这边盯着,那位谢夫人和他的表妹,都别放过。”

  “是。”

  “薛大人今日估计会过来给您回禀公务。”

  萧行严挥挥手,批阅的速度比之刚才还快上甚多。

  看到毫无章法又不能通过的折子,他连‘驳’字都懒得写了,直接扔一边。

  县衙内,薛县令办完衙门里的差事,换了衣服吩咐赵林套马车,驾着车朝水光村而来。

  刚转上村里的大路,便看到一戴着帷帽和面纱的女子独自一人朝村子走去。

  看她穿着打扮,似乎不太像村里的村民,他有些生疑,急忙叫赵林停了马车,从窗户朝她探问:

  “不知姑娘来自何处?去往何方?要去作甚?”

  穿着一身淡绿提花衫的曼妙女子停下脚步,转头看一眼车内的薛林善。

  巡视两眼后,朝他浅浅福一礼,“小女子姓胡,是县城胡先生孙女。”

  “我阿爷被水光村聘去给村里的孩童授课,但前日他着了风寒,卧床不起。”

  “为了不耽搁孩子们的学业,我便替爷爷过来给孩子们先讲两日课。”

  “哦?”薛林善紧蹙的眉目稍微放松了一些,不过他还是万分疑惑道:

  “县城西街胡老秀才?”

  “正是。”

  “他婆娘不是跑了三十多年了吗?何时冒出一个孙女来?”

  女子头上的帷帽微微动了动,从腰间荷包中掏出一张文牒递给他,不急不慌回道:

  “阿奶身故了,民女前些日子才与父亲将阿奶送回来安葬。”

  “阿爷伤怀不已,加上归家时淋了一场春雨,这才病倒了。”

  “您是县令薛大人吧?民女见过大人。”

  “你知道本官?”

  女人屈膝福了参拜礼,温婉得体回道:

  “昨日去看您审判争田案了,大人真是我们县城的包青天。”

  “这是民女的身份文牒,请大人过目。”

  薛林善接过,认真仔细查看一番,抬头打量她两眼:

  “把帷帽摘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