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帝国覆灭。
人类联邦彻底掌控猎户座旋臂,并且得到所有四级文明承认一事。
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猎户座支臂内,所有二级与三级文明的耳中。
这让联邦接下来的行动,更容易了不少。
以前总有文明敢出来唱反调,那是因为背后有德拉克帝国在的关系。
相比于新冒出来的联邦,大多文明自然更愿意压住帝国。
但现在,随着帝国覆灭...
再也没有哪个文明敢跳出来了。
------
一年后。
林宇带着超过三万艘运输舰、五千艘移民舰,以及大麦哲伦战区的五支舰队。
启程返航。
这一波,光是移民就有五十亿人,同时三万艘运输舰内,还携带着无数用于星际工业的各种设备。
这批东西,足以让大麦哲伦星系内,联邦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节约数年时间。
同时,与林宇一同出发的,还有夜凌薇。
不过,她并不是前往大麦哲伦星系,而是前往小麦哲伦星系。
小麦哲伦星系距离银河系大约20万光年,与大麦哲伦星系一样,都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
就如同月球和地球的关系差不多。
但比起大麦哲伦星系来,小麦哲伦星系要小不少,恒星数量甚至刚过十亿,只有大麦哲伦星系的二十分之一,更是只有银河系的两百五十分之一。
可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整个猎户座支臂也才2000万个恒星而已。
这么一来,拥有十亿个恒星的小麦哲伦星系,是否也不是那么小。
相反,还挺大的?
那可是十亿个恒星,以联邦现在的人口以及科技,怕是足够消化个几百上千年了。
嗯,如果是联邦自己开发的话。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麦哲伦星系内,林宇要留下这么多文明的原因了。
毕竟,200亿的恒星,只是联邦自己来的话,需要的时间太长,效率太低了。
相反,带上一大堆附属文明,虽说要分润出去一小部分,但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将整个星系彻底开发。
联邦的附属文明体系,则更是可以将这一速度发挥至最大。
当年,林宇去大麦哲伦星系时,整个舰队也才一百艘战舰、上千艘运输舰,以及两百多艘殖民舰,整个舰队所有人加起来,才堪堪3亿人。
但这次去小麦哲伦星系,夜凌薇直接带着一支满编舰队、三千艘运输舰,以及一千艘殖民舰。
整个船队,有着十多亿人。
这将给她在小麦哲伦星系的行动,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
单一卫星,我们称之为卫星系统。
而行星以及该行星的卫星一起,我们称之为行星系统。
至于以恒星为基础的天体结构,我们则称之为恒星系统。
举例来说,月球就是卫星系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地球,就是地月系统,也称之为行星系统。
而整个太阳系,便是恒星系统了。
这三种,是天体结构中的基础单位。
至于恒星系统的再上一级天体结构,便是星系。
无数的恒星系统,组成了星系,那么...
大量星系,又组成了什么呢?
答案是,星系群。
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人类将之称呼为本星系群(Local Group),隶属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下辖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与室女座超星系团,虽然都是超星系团的结构,但大小差异很大。
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直径大约5.2亿光年,而室女座超星系团则只有1.1亿光年。
如果形象化点说明的话,虽然两者都是宇宙内最高级别的天体结构,但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就像是国家,而室女座超星系团就像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省份。
所以,虽然都是超星系团,但依旧是有着大小之分,以及隶属之分。
最后,在本星系群内,一共有着54个星系。
其中,大型星系三个,分别是银河系、仙女座星系,以及三角座星系。
中型星系四个,分别是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M32,以及M110,前两者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后两者是仙女座的卫星星系。
至于剩下的,都是小型星系,即那些恒星数量小于1亿的星系。
以上均为科普小知识,以便读者更为容易理解之后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