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抗日:民国大医生> 第67章 成立医生组织

第67章 成立医生组织

  田川次郎对于陈知文的想法说不上支持也说不上反对。

  “中村先生,你要知道你可是一个日本人。”

  他严肃地告诉陈知文。

  “要知道这样的协会,我们不可能会给你支持的,最多就是不反对。”

  “不,不,田川先生,我成立这个协会就是为了增强日本年轻医生的医术的。”

  陈知文当然是有一番解释的。

  “我们的年轻医生都没有接触过枪伤,甚至连手术都没有做过几台。”

  “田川先生您也知道,我们现在军队的后方医院有什么称呼,您敢想象堂堂医院被人称为停尸间吗?”

  日本的后勤特别是医疗方面确实就是个垃圾,军队的后方医院是所有伤员都不愿意过去的地狱。

  因为自己要是在前线,还有活下来的机会。

  但是要是被送到这些医院里边,自己就只有因为伤口感染而死这条道路。

  更重要的是日本军队对于在战场上牺牲还有在医院里边病死是两种抚恤方案。

  在前面战死还能有点抚恤金,在后面医院里感染病死之后可是什么都没有的。

  所以陈知文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我是为了培养更多能在战场上做手术的医生才成立这个协会的,那些中国人只是给我们练手的工具。

  田川次郎对陈知文的计划产生了一点兴趣。

  首先就是培养医生这个方面,他也知道医生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手术才能培养出来的,通过给中国人做手术来锻炼医术,看起来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

  他作为高级官员,政治敏感度是很高的。

  现在天蝗陛下提出要建设大东亚共荣,这不就是一个政绩吗?

  虽然说这个大东亚共荣是个虚的,但是日军在侵略过程中还是将这个作为自己的遮羞布。

  我们是为了解放落后的中国人。

  所以他们在扫荡的时候总是喜欢随身带几块糖给遇到的小孩子,因为这些孩子会因为几块糖就被收买,当然这只是他们在掩耳盗铃。

  给中国人治病,这在田川次郎看来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首先就是体现了共荣的思想,然后就是锻炼了医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给日本军人治病。

  当然陈知文也早就想好对策。

  医生的医术能通过大量手术锻炼出来,但是战地医学可不是那么简单。

  陈知文认为自己是要有所作为的,但是自己作为医生,有很多方法降低伤员的战斗力。

  对于军队来说,特别是在处于战争中的军队来说,产生一个阵亡士兵是绝对比产生一个伤员要省事的。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地雷都是直接将人炸死,现在的地雷,特别是在俄乌战场上放置的地雷全都是以炸断腿为目标。

  产生一个死亡,战后直接一块裹尸布就完事了。

  但是要是产生一个伤员,那就要占用好多资源。

  首先就是要用车辆将伤员转移到后方,在这期间就要占用宝贵的运力,原本往前线运送武器弹药的运力现在只能被调往后方运送伤员。

  然后就是伤员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势必是要使用药物的,特别是那些磺胺这样的消炎药物。

  最主要的麻烦是治疗之后的恢复。

  伤员很多,但是能回到战场上的只有那些身体完好的。

  好多士兵受伤之后缺胳膊断腿,他们就只能被调往后方从事一些简单工作,或者只能回到日本本土,成为吃闲饭的废物。

  陈知文现在就在怀疑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出现伤员大批量感染死亡这件事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后方医院变成停尸房,到底是医生无能还是有意为之。

  但是陈知文觉得,只要自己在,就要保证这些伤员兄弟活着回家,至于为什么这些人都是缺胳膊断腿,根本没法做任何工作的废人,陈知文只能表示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仁慈。

  为了让伤员避免感染的情况,陈知文觉得要让自己的日本学生们产生一个观念,能切就切,能断就断。

  因为处理伤口还有后续感染的风险,直接截肢就没有这样的风险了。

  在田川次郎看来陈知文成立协会是一举两得,在陈知文看来,成立协会可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首先就是提高了自己在日本医生里的名望,当所有医生都认同自己处理伤员的方式之后,将会产生很多的伤患。

  这些伤员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绝对是一个累赘,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下来。

  因为要是处理不好这些人,那些士兵还怎么看待自己的未来,还有军心和人家战斗吗?

  然后就是假公济私,将日本的钱花在中国人的身上。

  更重要的是,给中国人治疗之后,这些百姓就有了一道护身符。

  你们政府花了那么多钱给我治病,要是直接将我杀了不就是在浪费吗?

  这就形成一件矛盾的事情,军队最多就是让人家去做苦力,但是没有性命之忧。

  在田川次郎的支持下,陈知文决定开始组建这样一个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