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活。
再看看其他厂商搞出来的所谓机器人,什么都做不了,徒有其表而已。
所以智云集团的智能机器人业务,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业内厂商连抄袭都没法抄。
既然不是竞争对手,那自然就懒得搭理了……哼,你牛逼关我屁事!
但是眼前的这个AI眼镜,确实让很多高科技的从业人员看了就有一种自己也做一个的冲动。
因为从徐申学的介绍来看,这个Yun AIG的核心就是Yun AI啊,而Yun AI可是对外开放商业接口的,这意味着全球大部分国家里,任何企业甚至个人都能够申请购买API接口,进而调用Yun AI服务。
如果……自己也搞一个差不多的AR眼镜,再内置一个Yun AI的API接口,岂不是也能做出来这种AI眼镜?
如果不放心Yun AI,还可以使用开源的GTAI2,自己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啊,性能差了些,但是一样可以用啊。
最终做出来的成品,哪怕硬件差一些,GTAI2的性能差一些,但是也不是不能用啊……如果价格再便宜一点,谁敢说没有市场?
智云的Yun AIG那么贵,公布的售价是4999元起步,自己做出来后卖个两三千,是不是可以获得一部分市场?
这么想的人可不少,别说现场了,很多在外地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发布会的高科技企业里的管理层,尤其是本身就有AR眼镜项目的一些企业管理层,看到这个Yun AIG后,不少人都情不自禁的吞口水了。
太平洋对岸,谷狗公司。
一群谷狗公司的管理层们,盯着眼前的大屏幕睁大了眼睛看……大屏幕的一边是徐申学依旧在台上继续介绍Yun AI的各种特性。
而屏幕一侧,则是谷狗的工作人员从发布会视频画面里截图出来的Yun AIG的CG图片。
“这个AI眼镜,我们也能做!”
“AR眼镜技术上,我们本来就是先行者,前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以及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效仿智云,把生成式AI的接口也内置到AR眼镜里,然后做成AI眼镜模式!”
此时有人道:“做是肯定能做的,技术上不成问题,不过我们的硬件技术储备上可能效果没那么好,他们智云的这个眼镜,用的是MicroLED加双目全彩衍射光波导技术,而且从发布会现场的展示效果来看,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显示效果非常好!”
“而我们的技术储备里,衍射光波导技术只有双目单色,也就是绿色可用,还没有双目全彩技术,此外我们在MicroLED技术上也没有实现突破,难以把MicroLED显示屏幕和双目全彩衍射光波导技术结合起来!”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做出来的AI眼镜,在显示效果上就会差很多!”
“当然,技术难度虽然有,但是也不是不能解决,毕竟MicroLED屏幕是现成的,我们可以找供应商合作解决问题,双目全彩衍射光波导技术的话,这方面的供应商暂时没有,但是我们的技术储备是充足的,给我们一定的时间还是可以和合作供应链厂商一起做出来的!”
这个时候,坐在上头的CEO说话了:“那么要多久?”
“顺利的话可能一年就足够了!”
这个技术负责人说完话后,心里默默来了句:前期是一切顺利!
至于不顺利,他没说,别人也没问……技术上的东西,就没办法给一个太准确的时间范围,有时候搞不出来就是搞不出来,一年不行,十年也不行。
上头的谷狗CEO道:“现在就启动AI眼镜项目,一年……一年内我就要看到原型机!”
而同样的情况,还在水果公司总部,四星公司总部上演着。
当然,这些大公司多少要脸,也有品牌包袱,他们要搞的AI眼镜,都是直接瞄准了智云集团的Yun AI去的,至少在硬件水平上要大差不差……不能搞出来一款明显落后于智云AI眼镜的产品,这对品牌是巨大的冲击。
但是其他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甚至创业公司,可就没什么鼓励了。
尤其是国内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产品企业多了去,之前搞AR眼镜的厂商也是一抓一大堆。
虽然搞出来的AR眼镜都不太行,但是始终是有的,甚至利用国内的供应链优势,国内这些AR眼镜的厂商们做出来的东西也是挺不错的。
就是没什么市场号召力,销量不太行,价格也起不来。
这个时候,智云集团的AI眼镜突然冒出来了,这就让国内一大票有着AR眼镜业务的科技厂商们看到了新的机会。
徐申学这边的发布会还没有结束呢,国内的很多企业里的负责人,就已经敲定了要搞AI眼镜了。
MicroLED加双目全彩衍射光波导技术不太好搞,技术难度太高,但是也说非要搞这么牛逼的产品啊。
我用个双目单色的衍射光波导也是可以的嘛,如果要降低成本,还可以只用单目模式呢。
至于什么人工智能,这个就更不用操心了,一些大企业还有包袱,或者为了数据安全之类的宁愿自己搭建GTAI2模型,也不愿意使用Yun AI的API接口,但是国内的大量中小企业们确实没这个担忧。
直接上Yun AI的API接口……这样一来,不管硬件差距如何,但是至少在软件应用领域里是不会比Yun AIG的差。
大家都是用的Yun AI接口,还能有什么区别啊!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