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452章 X1曝光,列强竟是我自己?

第452章 X1曝光,列强竟是我自己?

  X1试验机在试验机实际飞行的时候,可以在起伏不平的地面里,维持距离地面不足五十米的高度的同时进行大过载机动,并且还能顺路发射导弹攻击目标……可以想象的,一架飞机在超低空超音速飞行,在山谷之间穿梭,在树梢高度掠过,然后给敌人来一发导弹的场面。

  它能够做好这一点,就是因为它可以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选用理论上最完美的路线以及方法来执行任务。

  这一点是有人战斗机无法比拟的!

  这个时候,一旁的合作航空公司的几个高层也是在仔细看着这架试验机。

  不过听到下属研发机构报告各项高昂的成本的时候,徐申学都能看见那几个人的脸色有些尴尬了。

  这几个人听完后,还走到徐申学面前嘀咕:“飞机是挺好的,但是这一架的成本,比我们预估的六代有人机的机体成本都得贵两倍,到时候谁给谁打下手啊?”

  徐申学当没听见!

  不过X项目的单机采购成本,比同代的有人六代机的成本更贵,那是必然的……多出来了成本高昂的人工智能系统不说,光是机体结构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为了获得足够强悍的机体结构,同时还要控制飞机的尺寸和重量,必然就需要上大量的新型的高强度钛合金材料以及其他昂贵的先进复合材料,这机体成本老贵了。

  但是贵好几倍,对方能不能接受也是很难说。

  简单介绍过后,众人还简单的看了一番X3项目的试飞,飞的中规中矩,全程连起落架都没有收起来呢,简单飞了二十多分钟就降落了。

  这个时候,整个X项目里的三个方案都已经完成了原型机试飞,但是具体选用什么方案,这还要看合作方的计划。

  但是让徐申学没有预料到的是,对方竟然同时采用了方案,一个是X1方案,也就是双中发的中型机方案,但是X3的双大发方案也选用了。

  智云集团里分管诸多国防项目的副总裁,同时并兼任X项目总监的孔佳奎对徐申学道:“他们那边说是要搞高低搭配,X1方案便宜,数量搞多一点,作为主力机型使用,还可以搭配现有的五代机使用,此外也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搞个上舰版本。”

  “至于X3方案,则是准备优化航程,搞大航程设计,用来搭配未来的某款六代机,执行主力制空以及远距离穿透打击的高威胁任务。”

  “目前,我们已经和对方分别签署了两份研发合同,分别为X1项目以及X3项目进行研发适配,不过工作量并不会增加太多。”

  “毕竟这两个项目核心的人工智能都是同一个,不管对方来多少个项目,我们都是用的X项目给他们进行适配的,问题不大!”

  徐申学作为当家人,自然很清楚,智云集团已经不可能再给他们弄第二个X项目啊……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弄第二个X项目的资源了。

  为了一个X项目,大西南那边的多个AI显卡组成的智云集团的自用服务器GPU阵列没日没夜的进行训练。

  其消耗的算力资源,差不多达到了当代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GPU算力资源总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个算力资源总和,是包括智云集团自从搞人工智能开始,这些年生产的AI系列显卡,APO系列显卡的所有算力。

  就这样,愣是用掉了百分之三十的算力资源。

  可见这个项目对算力资源的消耗有多大!

  如此庞大的算力资源消耗,导致智云集团已经不可能抽调出来更多的算力资源来执行第二个X项目了。

  然后……也别指望短时间完成了X项目后,算力资源能够空闲下来进行第二个项目!

  因为X项目的训练是要持续很多年的……智云集团根据合同,将会持续对X项目进行训练,持续的进行更新换代。

  不仅仅是维持X项目计划的现有两款飞机的服役生涯,甚至未来的其他飞机项目也会使用X项目的人工智能系统的。

  比如现有的五代机也会进行一定的改装,搭配简配版本的人工智能系统,自主简单飞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用来融合、指挥X1无人机机群以及一些不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传统无人攻击机。

  而未来的六代有人机,也会融合人工智能系统。

  有人驾驶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无人驾驶飞行,只不过机体承受过载不会那么大……不然飞行员扛不住。

  这些未来的飞机,都会大规模使用X系统,这意味着整个X系统也需要持续的进行训练,更新换代,以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这持续训练所需要的算力,甚至还会越来越多。

  当然,未来X项目的持续更新换代虽然需要继续训练,但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智云集团所制造的服务器GPU的显卡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算力越来越多,到时候X项目的所需算力资源的占比,也会持续下降的。

  考虑到上述这些问题,X项目短期内,至少十年内都将会是仅有的一个人工智能飞行系统,不会有备份存在!

  这也是徐申学如此重视X项目的原因。

  当正式确定了X1以及X3项目后,智云集团这边的X项目组继续优化底层算法,并持续进行大数据训练,合作的航空公司则是开始制造更多的原型机进行初期的各种实验。

  整个项目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出意外话,今年内应该能够看到更多的原型机进行高密度试飞。

  而这样一来,保密也就很难搞了……哪怕是隐身性能非常好的这两款飞机,但是只针对雷达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