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消息属实



  孙隐目光微动:“果真如此?”此前已有韩将提醒,他返营后反复思索,认为函谷关内存在疫情可能性极高。之后他暗中遣探子潜入秦国,探子回传情报显示大量药材运往函谷关方向,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猜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此消息散布出去,同时做好准备,明日清晨即刻攻城。”孙隐下令。

  “遵命!”

  韩魏诸将齐声应诺,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第148章 大敌当前 开始攻城

  次日清晨。

  清晨,城墙上残留的白霜尚未消融,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沙石呼啸而过,吹得玄色旌旗猎猎作响。

  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几面旌旗映入眼帘,上面分别书写着“周”、“韩”、“魏”、“孙”等字,乌压压的队伍仿佛波涛汹涌,席卷而来,正是合纵联军!

  战车、骑兵、步卒以及攻城器械按序排列,粗略估计不下二十万人。

  后方,一位剑眉星目的年轻黑衣男子策马远眺函谷关。他是此次领军的兵家少主、纵约长孙隐。在其身后,数十位韩魏大将列阵而立。

  消息传来,函谷关因内部疫病蔓延自顾不暇,军心为之振奋。函谷关的巡守士兵见大军逼近,仓皇逃窜,消失于城头。

  “函谷关不过虚有其表,此战必胜无疑!”韩魏将领见状,不禁放声大笑。

  “诸位切勿轻敌,此关易守难攻,欲速战速决绝非易事。”孙隐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众人应诺,然而心中多有不服。

  不多时,城墙上已布满密集的守军。

  这是预料中的情形,若函谷关内连这点兵力都调动不出,反倒显得不正常了。

  “传令,率先登城者,爵位加三等,赏百金!”孙隐下令。

  “遵命!”

  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朝阳初升,光芒洒遍城墙。

  “进攻!”孙隐一声令下。

  箭矢如雨,从合纵大军中倾泻而出,对城墙展开压制性射击。

  随后,搬运云梯的步兵蜂拥而上,潮水般涌向城垣。城上守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以 ** 还击,中箭者纷纷倒下,然而后续士兵接踵而至,攻势愈发猛烈。

  尽管攻城器械行动迟缓,却犹如坚不可摧的巨兽,无人能轻易阻挡其步伐。

  五分钟后,第一架云梯搭上函谷关的城头,随即第二架、第三架接连而至。

  函谷关的防御手段不容小觑,滚木和巨石倾泻如雨,给攻城的士兵造成了巨大困扰,更别说还有金汤和桐油的威胁。

  刺鼻的气味迅速笼罩整个战场,激发出双方强烈的斗志。

  远观的韩魏诸将认为,合纵联军视死如归,而秦军则顽强抵抗。

  孙隐始终镇定自若。

  到了中午,依然未见成效,双方暂停交战。孙隐命令清理战场后撤回营地。

  一次未能攻破实属正常,在真实的战场上,围困城池一年半载无法攻克并不罕见,前提当然是城墙坚固,函谷关显然完全符合这一条件。

  不然它不会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成为秦国抵御东方六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

  回到营地后,军队埋锅做饭,恢复体力,整理装备。

  下午再度发起进攻,明显感觉战果显着提升,城头的秦军似乎也显得疲惫不堪,这让众将倍感振奋。

  照此趋势,拿下函谷关指日可待!

  果然,如今的函谷关已徒有其表,内部虚弱。

  傍晚时分,孙隐再次下令收兵回营。

  此次他骑在马上,凝视函谷关许久,一贯面无表情的他此刻却眉头微蹙。

  “纵约长,何事?”一名魏国将领询问。

  “无妨,回营。”孙隐开口,语气平淡,随后掉转马头离去。

  此时函谷关内。

  吴巨仍在病房间穿梭。

  不过这次并非隔离区,隔离区如今空无一人,仅剩百余名病患留在那里观察病情,吕不韦甚至找过吴巨商议,待疫病结束后将隔离区消毒改造为新的军营。

  目前,吴巨主要负责伤员救治。

  没错,他在医治战争中的受伤士兵。

  不仅他如此,许多医家的医师也在伤员营中忙碌。

  函谷关内,医者们纷纷自发前来为伤者提供救治。医家虽保持中立,但不少秦国人也自愿加入,毕竟若合纵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百姓必受其害。

  伤者的哀号声不断传来,虽凄厉却未引人遐想。吴巨正在为一名将领处理伤口,此人因守城受伤,手臂被箭擦过且沾染了金汤。

  吴巨清洗完伤口后取出一小罐,顿时酒香四溢。“吴卿,你竟随身携带烈酒?”蒙恬闻到香味调侃道。将领是他麾下,故一同前来。

  “这不是酒,是酒精。”吴巨解释。<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