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遣唐使?

  让木匠打造一张床出来,然后在床上铺上厚厚的褥子。

  这褥子不是什么棉花褥子,现如今的棉花,还只是观赏作物呢,李复让人收集了很多棉花种子,打算尝试着在庄子上种一片试验田出来。

  李复的褥子,是羊皮缝制的,在床上垫了好几层,冬天又保暖又柔软。

  等到夏天,让匠人找竹子劈开,做了个凉席,铺在上头,也挺凉快。

  再后来,宅子里的家具便是一件一件的添置起来的,这些老赵和石头都看在眼里。

  在他们体验过之后,也觉得自家郎君弄的这些家具挺不错的,至少在厅中议事聊天的时候,不用再跪坐在地上了。

  比起坐在凳子上椅子上,跪坐在地上,着实不舒服。

  关键是,李复知道,长期跪坐在榻上,要是缺钙,就容易有罗圈腿。

  这又不得不点名隔壁的倭国小挫子了。

  他们派遣遣唐使来大唐,把大唐的东西学了个七七八八,弄回去之后,自己的条件又跟不上,搞得不伦不类的。

  对啊。遣唐使!

  李复想起这回事了。

  贞观年间,倭国可是派遣了遣唐使来大唐的。

  这帮人,啥都学!

  想起这事儿,李复袖子里的拳头都握紧了。

  他们啥时候来?

  要是来的话,长安城应该有动静吧?

  不行,这事儿得盯着点,别的好说,这帮倭奴,李复绝对不能让他们像历史上一样,把大唐的好东西都偷走,然后发展起来再特娘的来对付这片土地上的人!

  玛德,反正来都来了,干特娘的。

  李复是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人,是一个拥有现代知识储备的人,自然,也是知道近代惨痛历史的人,这段历史,任何一个现代的炎黄子孙,都应该刻在骨子里,不能忘却!

  国仇家恨!

  李复忘不了当年他爷爷说的,爷爷的父亲出门打猪草,被狗日的鬼子用刺刀捅死了。

  李复站在原地,脸色特别的难看。

  石头也发觉了。

  “郎君?”石头怯怯的看着李复。

  自家郎君的表情很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即便是之前在庄子上跟周管家发脾气,脸色也不至于这般模样。

  “郎君?”

  见李复没有回应,石头又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声。

  李复回过身来,松开了握紧的拳头。

  “无事。”李复说道:“石头,有件事,你在长安的 时候,上心一些。”

  “郎君请吩咐。”石头拱手说道。

  “若是在长安城发现了倭国来的人,一定要立马告诉我。”李复说道。

  倭国与大唐中间隔着一大片海,在这年头,一般的倭国人是不会乘船到这边来的。

  能来的,都是代表倭国官方的官员,或者是来大唐的学子。

  一旦在长安城内发现倭国人,那便是他们的遣唐使来了!

  李复不打算放过这帮人。

  就算是碍着李世民的面子,不能直接杀了他们,也得找点麻烦,或者是,不那么直接弄死他们。

  倭国人来一趟长安不容易,可能仅仅只是在路上,就要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

  来的每一个倭国使者和学子,对于倭国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

  “倭国人?”石头好奇:“郎君,倭国人长什么样子?”

  “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但是个子矮小。”李复说道:“说话舌头都是直的,怪腔怪调的。”

  “行,那我留意一些。”石头说道。

  不是大唐人的人,他见过,从西域来的,那帮人是说话舌头捋不直,倭国人是反过来的。

  “郎君怎么会知道倭国人?”石头好奇的问道。

  以前郎君连长安城都少来的。

  “听说的。”李复说道:“倭国人,呵呵。”

  李复冷笑一声。

  看到自家郎君这个反应,石头便知道,这倭国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然郎君也不会特意留意他们,而且,提起倭国人,又是这样一个态度。

  “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是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李复说道:“只一味摄于武威,故而,不得对其有少许好颜色。”

  “啊?”石头震惊了:“这世上,还有这样的贱种?”

  唐人尚武,也知礼仪。

  但是倭国人,这听上去,不就是妥妥的贱种吗?

  对他好,他不记恩,就只能压着他狠狠的揍,他才听话呗?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