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超乎想象

  因此这一趟出行,李复所到之处,心怀坦荡的人就当是看热闹了,心虚的人,才如坐针毡。

  生怕长安城的那些大老爷们脑子一抽抽,在自己的治下动手,那真就麻爪了。

  “所以说啊,你这次也是长记性了,对比出以往的不同,往后再出行,就莫要只身带着十几个护卫就往外走了,哪怕是从你那庄子上到长安,也要多带一些人手。”李渊说道:“那些盯着你茶叶买卖的人,也只是暂时的消停了而已,这么大的一块利益,谁不想挤破了头钻进来?”

  “要说这些人啊,叔比你想象中的,更加了解他们。”

  李渊目光深沉,看向宫殿外面。

  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路走过来的。

  走的小心翼翼,心惊胆战。

  说到这里,李渊微微叹息一声。

  “算了,你要在长安折腾的这买卖啊,随你怎么折腾去吧,送一部分钱到大安宫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李渊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至少,这买卖当中如果有大安宫一份的话,将来出了什么问题,宫中也好做事。

  至于李复想要借大安宫的名头什么的,大安宫的名头有什么好借的,那太极宫里的二郎,名头不比自己这个老头响亮的多,他去借二郎的名头,反而更好办事了。

  李复微微一笑。

  “行,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以后如果还有什么好事,咱们叔侄俩,还是老规矩,对半开。”

  李复拍着胸脯向李渊保证着。

  李渊哈哈一笑,微微颔首。

  “好好好,行,你的心意,朕收下了。”

  反正大安宫中是不缺钱了。

  至于太极宫中缺钱不缺钱,跟他李复有啥关系。

  自从上次李渊将自己的小金库敞开了给李二凤之后,这宫中内帑,还分什么大安宫太极宫,他们爷俩关起门来合计去吧。

  钱不在太极宫放着,也未尝没有好处,比如说有人惦记上了皇帝的小金库,那李世民正好拿着内帑没钱来哭穷。

  至于内帑是否真的没钱。

  反正太极宫的内帑没钱。

  大安宫的钱,有,那是老爹的,是太上皇的。

  他做儿子的,要孝顺,怎么能从老爹兜里掏钱呢?

  要用钱的时候,老爹主动给的,那就不一样了,谁都说不出个啥来。

  要是多说几句。

  就跟以前逢年过节你家老的没有补贴小的一样。

  谁也别嘴谁。

  李复和李渊三句两句就将这件事给敲定了,一边的李元昌还没反应过来,反正是能理解,泾阳王兄是要给大安宫中送钱。

  在李元昌的印象里。

  泾阳王兄,是好人啊。

  以前宫中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李元昌身为太上皇嫔妃所出的儿子,是什么处境。

  现在宫中有钱了,生活得到改善,过的日子,跟往日还是有差别的。

  差别就在于,宫中是否富裕。

  那宫中是怎么富裕起来的呢?尤其是大安宫。

  虽然皇帝二哥和皇后嫂嫂一直往大安宫这边送东西,阿耶是不缺吃穿什么的,可后宫嫔妃,并没有得到福泽。

  比如,皇后嫂嫂经常给阿耶送新做的衣裳鞋子,还有诸多珍奇,吃食什么的。

  但是就只有阿耶能够享用。

  如今大安宫中,有钱了,铜钱布帛无数,珍宝无数。

  有了铜钱布帛,大安宫中的其他嫔妃皇子公主,才能锦衣玉食。

  库房充足,阿耶的赏赐也源源不断的送入大安宫的后宫之中。

  阿耶并不是个吝啬的人,日子过的轻松,富裕,自然也不会吝啬对后宫的赏赐。

  只是以往,宫中的日子,着实不好过,朝廷没钱,宫中也没钱。

  虽然不知道泾阳王兄的买卖做的多大,可是看到庄子上源源不断来往的商队,武德酒的供不应求。

  应该,能赚到很多钱吧......

  李元昌只是针对他所看到的,发挥想想。

  可实际上,泾阳王府的产业,超乎他的想象,他所看到的,也不是最挣钱的。

  挣钱的是茶叶买卖,在茶区里,那一座座的,不是茶山,而是金山银山。

  逐年累月的扩大种茶产茶的面积,在大唐各大城镇里,增设的茶叶铺子。

  这买卖,全都是泾阳王府和宫中的,就目前来说,外人一杯羹都没分到。

  除却那些二手的倒爷。

  三年的时间,就足够泾阳王府和宫中,将产业生意做满整个大唐。

  如果李复在皇帝要人给人的鼎力支持下,三年之内还办不到这点,那他这个泾阳王,干脆跳了泾河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