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一举好几得

  “本王跟王监解释清楚了,这样,王监心里也有底了不是?到时候作坊的第一批人手安排方面,还要请王监多多费心了。”李复笑嘻嘻的盯着王德说着。

  宫里伺候的宫人,递交出宫的名单,这些,王德都是有权利参与进去的,哪怕修改的不多,提前个几天,或者是半年几个月的,也足够了。

  好歹是宫里宫人堆里地位最高的一个了,这点事儿还是能办的。

  所以第一批人,太监,宫女,人数上的比例,李复是有要求的。

  李复跟王德仔细的说了关于作坊的事情,包括第一批的人员规划。

  “想要作坊拉拢金吾卫,要怎么办?要施恩啊。”

  “这件事,虽然说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吩咐下来了,可是具体怎么做,还不是要看作坊这边?做的细致一些,周到一些,打打感情牌,让金吾卫的那帮大老爷们感动,明白吗?”

  “你想想,他们在长安城当兵也这么长时间了,谁担心过他们冬天冷不冷,谁关心过他们的衣裳是否合适贴身?”

  “这个时候,宫里出来的那些岁数大的宫女,在作坊里做棉衣,去到营地当中,给他们量身做衣裳,到时候做好了衣裳,给他们分发下去,这一套动作下来,往后谁要是敢对作坊做什么,敢针对作坊里的人,那隔壁金吾卫的那帮人能坐视不理?”

  “别忘了,他们身上的棉衣,那都是作坊里的大姐们,一针一线给他们缝制出来的。”

  “今年的冬天比去年温暖,是因为什么?因为棉衣,因为人心,让人暖暖的。”

  李复这一套说辞下来,王德都愣住了。

  要么怎么说泾阳王府的产业令人叹为观止呢。

  泾阳王殿下,这.......

  高啊。

  这样下来,金吾卫必然对棉花作坊里做工的大家伙有了好感。

  金吾卫巡城,本就是守护长安的。

  多注意一眼棉花作坊,那也不过是顺带手的事儿。

  “所以说,第一批人,我要多一些出宫的宫女,你知道是因为什么了吧?内侍出宫,在作坊里干活,但是他们没有岁数大一些宫女的那种亲和力。”李复笑道:“而且,你想想,出宫的宫女,她们也不一定全都是想着在作坊里干活,一辈子都没个伴,有的,也想成家不是?”

  “那金吾卫里的呢?十个有五个是光棍。”

  “这,你说,这不巧了吗?”

  “万一到时候有相互看对眼的,又是一桩好姻缘。”

  李复一拍手。

  王德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对对对,的确是这样。

  还是泾阳王殿下想的周到。

  将这些连带的事情,都能想到了,如此一来,这作坊这样运营下去,更加稳妥了。

  果然,陛下没有选错人。

  “行,我要说的,大差不差就这些,这几天我留在长安城,将这件事办妥。”李复说道:“架构方面呢,我培养几个人,王监你也可以参与进来嘛,到时候跟陛下说一说,这事儿,也是关乎宫中那些人的安置问题,你参与进去,合情合理。”

  “虽然地方和人都定下了,但是也没有现成的作坊,最多还是沿用原先的房屋院子,先凑合着待。”

  “眼下一切都很简陋,慢慢来,等到明年就好了。”

  王德认真点头,再次拜谢李复。

  “奴婢替宫中所有的太监宫女,多谢泾阳王殿下大恩。”

  李复笑着摇头。

  “你们要谢陛下,而不是我,我就是个出工出力的,没法儿给你们当靠山,长安城里的这许多人呢,拿着我这个泾阳王也不当回事,他们看的,还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面子。”

  王德只是摇头。

  长安城里,还有看不起泾阳王殿下的人?

  哦,倒是有些黑心烂肺的。

  什么高门大户,世家豪族。

  他们高高在上习以为常了。

  王德身为李世民身边的贴身内侍,对于这帮世家豪族,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跟在皇帝身边久了,自然知道这帮人,可是让陛下头疼不已。

  当初裁撤官员的时候,可就不断的有人将手伸到宫中来呢,那时候内廷,悄悄的处理掉多少吃里扒外的东西。

  “今天我会写一份具体的章程,明日吧,我着人送进宫,交给陛下,陛下看过之后,应该也会让你看一遍,记住,按照上头说的做就是了。”李复叮嘱着。

  “是。”王德应声。

  棉花作坊的事情,就算是妥当了。

  就从目前开始筹备。

  竞技场周围的两个坊市,就算是开工,也是明年的事情了,而且,这件事交给马周和姜确去处理就是,他用不着过多操心,顶多是再加上一个老周,帮着跑跑腿,掏掏钱什么的。

  总之,这件事暂时用不着李复来操心。

  李复干脆就拿出这两天的时间来,专心去弄这个棉花作坊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