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更深的,税法漏洞,寺庙管理疏漏,朝廷官员,世家大族,土地兼并。
李复可以只闷头查案,但是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要考虑的,那就很多了。
而且要考虑周全。
毕竟,机会不是常有的。
通传过后,李复进了两仪殿。
“我还以为今日你会回庄子上去,孙伏伽和崔仁师接到诏令之后,已经启程前往泾阳县了,还是住在你庄子上的客栈里。”李世民说道:“看来你过去的要比他们晚,正好,你回去之后,就去客栈里见他们吧。”
“是。”李复应声。
李世民倒是察觉出有点不对劲了。
今天的李复,有点老实啊。
“留在长安,是有什么缘故吗?”李世民问道。
李复将自己去百骑司的事情简单一说,随后呈上了杜如海的供词。
“二哥,此事,臣弟不敢擅专。”
李世民展开供词,目光在触及那个名字时骤然凝固。
殿内死一般寂静。
太子率更寺令.......
“这份供词,放在这里吧。”李世民说道:“从头到尾,只有你我看过。”
“陛下?”李复惊诧。
“宗亲有宗亲的死法。”李世民冷声说道:“放心,朕会给你一个交代。”
"臣,领旨。"李复拱手行礼。
这意思,太子率更寺令是不会公开处置了,但是私底下,也活不成了。
毕竟前脚都放话了,如今查到本家人身上,再让皇帝打自己的脸去保一个作恶多端的宗亲。
李世民,多少还是要点脸的。
有了杜如海的供词的情况下,还硬要偏袒保护,那整件案子,也就没有进行下去的意义了。
有一就有二。
太子率更寺令,本家人,放了吧。
杜如海,杜家人,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还有供词的面子上,是不是也要放?
卢家,是不是卢承庆回来之后,也可以看在卢承庆在秦州劳苦的份上,也轻拿轻放了?
最后处理的,无非就是大云寺里那些没了靠山的和尚。
那这样的话,还查个屁,把诏狱里的那帮和尚拉到街口去直接砍了脑袋,万事大吉了。
大家都能放心,睡个安稳觉了。
那些被残害的少年少女,他们在天之灵,能安稳吗?
李复一点都不担心长安城里的勋贵们会睡不着觉,谁的心比他们大?谁的心比他们脏?
干多少事儿都不带睡不着觉的。
李复在出宫的路上,依旧在思索李世民说的那句话。
那份供词,他们两人看过就够了。
也就是说,杜如海的供词,李世民不会拿给李承乾看。
宗亲,东宫属官。
若是拿去给李承乾看,怕不是要难为死他。
这本就不是李承乾这个年纪该处理的事情。
而且,如果太子出面去处理宗亲,对太子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锅,李世民得背,一定得是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