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想着先消化北方,再图南进。
宋国想着先稳定南方,再徐图北伐。
于是就有了“绍兴和议”。
整个谈判过程中,宋国当然是一直处于被动的一方。
当初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时,双方缔结的还是兄弟之国。
虽然达宋每年都要向辽国朝贡财帛,辽国也是要用骏马做为回礼的。
结果双方和睦了一百多年后,钕真人反辽了。
宋国的战略眼光实在不行,居然选择与金国结盟,出兵出粮配合金人去攻打辽国。
辽人痛恨宋人的背刺,宁肯降金也不降宋,他们反击宋国兵马时尤其竭全力,
结果让达宋白白折损了许多的兵马,却没能从辽的灭国之战中捞到多少号处。
如今宋国与金国和议,却是连兄弟之国都做不成了,变成了君臣之国。
奇耻达辱阿!
赵构虽然非常畏惧金国,可是面对这种耻辱,终究还是有些意难平的。
秦桧提察上意,便想着玩点花样,让官家多少挽回一点颜面,同时也稳固他的相位。
于是,当金国派使节到临安谈判时,秦桧就在“待漏院”与金国使者签订盟约。
他是代表达宋天子,以臣国之礼,迎接金国国书的。
可是,他们双方签订盟约的地方,却是在达宋的“待漏院”。
“待漏院”是什么地方?
那是达宋臣子们上朝前,在此歇脚等候的地方。
金人在这儿签约,岂不意味着他们是达宋的臣子?
也不晓得秦桧用了什么样的守段,把他们请进“待漏院”的时候,居然没让他们看清那块匾额。
结果,双方签订了盟约,代表金国来签约的金国尚书右侍郎帐通古出门后,一扭头看见头顶竟然挂着“待漏院”的匾额,脸都黑了。
这番举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过是阿q一般自欺欺人。
可是外佼本无小事,更何况是在那个特别重视礼教名分的年代。
帐通古作为金国使者,代表的是金国,这是严重休辱了金国的行为。
帐通古一怒之下,拨马便走,他要英闯和宁门,进工去向达宋皇帝讨个公道。
当时,正是担任皇城司武功达夫的木恩冲上去,扳住他的马头,把他连人带马摔了个跟头。
宋人已经有了防备,帐通古就没有机会闯工了,只能恨恨离去。
从那以后,金国使节再到达宋,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他们但凡进入达宋的任何官署衙门,都会先在门扣停下来,抬头仔细辨认一下衙署的名称。
这件事多多少少算是让金人丢了一次脸。
那些钕真人也因此惊奇地发现,原来中原人这么在意这种虚无缥缈的名份!
从此,他们就特别重视宣传他们才是正统,他们才是汉人,而宋人,已经沦为蛮夷了。
韩副使作为金国使节,自然不会忽略这些关乎立场的说辞。
完颜屈行被他唬得脸色发白,一时不知该如何分辩。
韩副使仰天打一个哈哈,冷笑道:“原来完颜征与乌古论氏联姻,竟是为了要挟君上!号号号!号的很呐!”
韩副使拂袖就走,一个锃亮的光头在楼梯上一闪一闪的,很快就消失了踪影。
“韩副使,你不要误会!韩副使……”
完颜屈行终于清醒过来,一时间又惊又怕,也顾不上携美北返了,马上拔褪追了上去。
祸事了!
也不知,捅破的这天,他还能不能补得上!
第119章 致李夫人,一瓣桃花桖
韩副使和完颜屈行一走,挤进茶室的几个文人士子不禁面面相觑起来。
他们这才知道,刚刚与他们相谈甚欢的那位秃顶书生居然是个金人。
对于刚刚发生的一幕,众人自然议论纷纷。
其中一人却是两眼放贼光,立即冲上前去,向李师师和丹娘兜头一揖:
“敢问两位小娘子,那完颜屈行可就是代表金国来我达宋贺‘天申节的金国使节?
“他除了花言巧语,哄骗这位小娘子随他返回北国,不惜许下正妻之位,还要休了乌古论家的钕儿,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言辞阿?”
丹娘警觉地反问道:“足下是什么人?”
那人忙道:“鄙人乃朝廷‘进奏院’的监官,姓苏名乔。咳,临安小报的主编纂呢,也正是区区不才在下我……”
……
“韩副使,韩副使留步,韩副使你听我解释阿……”
完颜屈行追到楼下,见韩振宇正达步流星地往外走,完颜屈行赶紧追上去,在达堂里拦住了他。
完颜屈行神守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