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血丝都少了很多。
“呜呜啊——”
推开门,发现少年早就收拾好了一切。他的背上背上了不少竹编物品,小筐,筛子应有尽有。
看到何争出来他顿时打起了精神,来到了他的面前比划起来随后又一指那地上还有一筐竹片。
何争点点头,他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没有说什么走去将竹编背起。
装满竹片的筐比他想象的要沉一些,再看看少年神色如常的样子何争感到一阵心酸。
“原来他这个年纪就扛下那么多吗?”再想到自己记忆中的奢华与享受他更是惭愧不已。
少年打了手势,何争也徐步跟上。出了小院子朝着城区的方向走。
何争环顾四周,矮房错落有致,却难掩岁月的斑驳,人来人往间,皆是穿着朴素的邻里乡亲。
他心中暗自揣度,自己大约是顺着那蜿蜒的河水,飘进了这座老城的贫民街道。
一路上,不少少年熟识的面孔映入眼帘,几个老婶子眼尖,一见少年便热情地打招呼:
“白小哥!又来出摊啊!”
少年白南微笑着挥手回应,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而明媚。
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何争,好奇的看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小哥,这是招了个帮手?”有人问道。
少年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这微妙的动作让众人一脸茫然。
但何争那消瘦却挺拔的身姿,以及眼中透露出的几分悲然,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怜悯。
“小伙子还挺高的!就是瘦了一些。”
一位大妈怜惜地说道。
“唉,白南这孩子也是命苦,现在有个人帮衬他挺好的。”
另一位大妈附和着,语气中满是感慨。
周围人的轻声细语,如同微风拂过湖面,让何争听得真切。他默默注视着少年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
“原来他叫白南……。”
就这样,何争跟随白南来到了一个摊位前,这里是小摊小贩的聚集地,修鞋的、卖餐具碗筷的、卖针线粗布的……应有尽有。
白南动作熟练无比,他拿出一块鲜艳的红布,轻轻铺在地上,再用两片碎瓦压住四角,宛如为这方小天地披上了一层喜庆的外衣。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筐内的竹编一一摆放出来,每一件都蕴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随后,他比划着让何争将竹筐放下,自己则坐在一块扁石头上,开始埋头做工。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何争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既想帮忙又无从下手。他自幼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从未接触过这些手工活计。
看着周围神色如常的行人,他竟感到一种莫名的无所适从,仿佛自己是个闯入者,与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
“白小哥?你这是带帮手了?”
卖碗筷的摊主汉子好奇地问道。
白南摇摇头,又指了指何争,再伸出两根手指轻轻碰了一下。那汉子恍然大悟,笑道:
“这是……你朋友?”
少年扬起那张充满朝气的笑脸,用力地点了点头。
好像想到了什么,他拍了拍手,拉着何争坐下。何争低着头,心中却如翻江倒海。
朋友?这个简单的词语,却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米儿与莫潇,他们就是并肩作战、共度难关的朋友。
待何争坐下后,那汉子爽朗地笑了一声,问道:
“那感情好,小哥哪里人啊?”
何争懵了一下,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道:
“姓……何,杭州人。”
“哟!好地方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那汉子伸出大拇指夸赞道。
何争的眼神却更加悲伤了,那遥远的杭州,成了他心中永远无法触及的痛。
“嘿,小哥不瞒你说。平日里咱们也都帮衬着白小哥。今天你来了那感情好,刚好帮着吆喝吆喝!”
汉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热情与真诚。
“白小哥这……是吧……你也知道的哈。”
他看着正在认真编竹的少年,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与怜惜。
而这些话音,也让何争抬起了头。
他也想着帮忙,可看着手上的竹筐。再看看来往行人他抿了抿嘴,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吆……喝……”
何争那灰暗了许久的脸上此刻竟然泛起了一丝红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