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其他小说>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第517章 一阴一阳为之道

第517章 一阴一阳为之道

  “这个世界吧,很多时候都是与大众认知是相反的,

  就比如念头这个东西,本身也是阴阳共生的,一件事儿,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出来的时候就是太极。

  其中已经包含了正向与反向,两者同时进行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老说道不言语。

  只要表达出来,就会有立场与角度这一观点同时出现,即无关对错,也同样对错相济。

  而大多数人的思维都是单一的,是直线的,从想出来到落地,其实就是阴阳的关系。

  想是因,落地而行叫阳。

  很多人想的和做的是不一样的,心口不一。

  修行的知行合一是说,当一个人的念头和行为一统之时,已经出现阴阳,阴阳统一这个就是道。

  再简单解释为;得了道的人,阴阳是同时显化的,因果也是同时显化,只分时间长短。

  很多不明之人,以为自己想什么做什么时候是善,其实是恶。

  真正的善,一直都是你有作恶的能力,但不作恶,才是善。

  好多人都把无知当成了善,害人害己。

  这就是因为不了解人性,不懂无常业力造成的。”

  “师父,那我们应该如何的去看懂人性呢?”

  “去看看动物世界啊,人的本质与动物的区别,只是学会了创造工具,并给自己定义为高级。

  以高级自诩罢了,哪高级啦?连人类秩序界道德观这一点,都多少人不明,自以为是呢,谈何高级一说。

  因人类很聪明,往往会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是太过头。

  婆裟世界,人类不是霸主,微生物才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身体,哪怕是空气中,无不存在着无数的微生物,在每时每刻进进出出。

  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许多微生物的合成基因处于沉默状态,这些未能被利用的基因资源被称为微生物的(生命暗物质)。例如,链霉菌属中的大量次级代谢基因簇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进化出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但由于这些基因的沉默,限制了新天然产物的合成。通过泛基因组分析技术,研究人员能够鉴定出这些沉默的基因,并找到提升天然产物产量的关键途径,从而激活这些暗物质。

  在生物宇宙中,暗物质是指那些难以察觉但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事物。噬菌体作为专门感染并杀灭细菌的病毒,被称为生物宇宙的暗物质。尽管噬菌体数量庞大且广泛存在于各个生态系统中,但长期以来它们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噬菌体在维持土壤养分循环、促进细菌基因水平传播、调节海洋生产力和碳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噬菌体通过感染和杀灭有害细菌,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这种生命暗物质以外,还有那些无生命的暗物质存在,人类对于整个星系来说过于渺小,哪怕是对蓝星,还是所谓的婆裟世界来说,认知也是浅薄的。

  说是人类肉眼可见的东西不超过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的,其实准确来说,说是百分之一,咳咳咳,都算勉强。

  很多人因贪心,固化在了眼前的得失上,宇宙之浩大,其中的能量,还有资源,远远超出人类之想象。

  星际移民也只是第一粗浅课题,但因人类顾生不顾死,或者说贪生怕死,造成向上迈步的延缓。

  若世人一切科技发展只为利民,没有那种得失之心,那好玩儿了。开始大面积向科技以及进化发展,生命高度将会跨越式的飞升。

  然,这种事情也就想想罢了。有一部分人,认知低微,总觉得自己多么善良,多么懂事,多么老实,多么好,说什么自己咋滴咋滴如何,也没做什么,却跟这个比,跟那个比,连超越自己这点都特么做不到。

  得点小利沾沾自喜,占点便宜乐此不疲。受点小挫,怨天怨地。

  每个人的生活啊,都是自己造的,自己总向外看,向外抓取,向外攀比,从未想过往内看,提升自己,去与昨天的自己比进步。

  或者说,不去提升自己,止步不前,亦或者后退,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就拿生育这种问题来说,很多人都说什么现在大环境不好,生孩子受苦,纯属特么放屁之言。这话的底层逻辑是特么自己过得不好,自己将孩子定义成了拖累。

  老说什么有钱人生的多,怪有钱人不好。咋就不知道勇敢的提升自己,将自己条件提升上来呢?不找自己原因,还幻想玩进步,幻想做梦发财这种事情,真是醉了。

  总感觉哪天天上掉下馅饼,泼天富贵砸自己脑袋上,想想也就得了,白日做梦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太少了。

  白日做梦,哪有脚踏实地来的舒适?

  自己德性不够,给了你,你是能拿的住还是咋滴啊?

  低头看看,多少人稍微有了积蓄开始自命不凡,不知学习就开始盲目投资,将自己积攒的积蓄付之东流。

  亦或者,整日花天酒地,游走欲望横流之所,消沉意志,纸醉金迷。看似在享受,咳咳咳,放大了欲望之心,透支心力,还消耗了身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多人觉得独处是自己待着,也总听说过独处之人有多厉害,什么一个人能在一处,远离人群的喧嚣,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亦或者什么享受独处。

  独处说的特么根本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待着,而是不管自己待着,还是跟一群人待着,自己的内心也能出离在外,又不觉孤独。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