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其他小说>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第528章 大道无形

第528章 大道无形

  “师父,我突然感觉很多人说什么福报积分,灵魂积分,天人积分的这种事儿有点好笑。”

  “为啥啊?”

  “因为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哪怕是儒家的一些学问中,也没有他们这种向外抓取计较得失利弊这种修行方式。”

  “算你心眼没被堵死,哈哈。

  那些本来就是非常可笑的话,还福报积分,灵魂积分,天人积分的。

  啥叫福报?啥叫灵魂?啥叫天人?

  往一起一揉,哈哈哈哈哈,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嘛,或者叫做能量。

  这个能量越强,福报越大,灵魂越强,天人,也就是元神也越强。

  总有些人说自己什么这积分积攒了多少,或者那积分负数了多少。

  连特么养神都不会的人,你积攒个小狗der积分啦?忽悠一群不懂的人,傻傻的在那认同,去贪求自己也能如何积攒积分。

  做一个真正好的人,自然就积攒的,还特么用花钱跟着他去积攒积分去?

  自己给自己种因得果,自己培养自己的福报,这不牛逼?还非得上那听白话外求去得劲哈?

  更何况,这东西还特么能干负数喽?若是干负数了,那特么人不早就死了嘛?

  人不管如何,精气神,缺一不可。怎么也不会没有,因为一没有人就死翘翘了。

  别再傻傻的去相信这种话了,好好修心保护好自己的精气神吧,别再随着贪婪心,随着欲望之心,在那去寻求什么外在的东西啦。

  自己就是自己的天神,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心为神,身体即庙宇。还要去哪里找个外神坐在你的庙宇中,占据你心神的位置呢?

  你们梦中叫我帮助,还是修我教的剑,本质都是我的炁在,我把这股炁分享给你,你学去啦。

  这叫同频共振。也就是所谓的高频震低频,你愿意共振时,我将你的精气神震成阳面。

  找师父学的是那些所谓的法术吗?没看过历史吧?

  抱着修法术的书,修来修去几十年的,啥也没修成。为啥啊?

  因为修的一直都是人的根本,也就是精气神。自身精气神都弱了,还特么修法术呢?修个毛线吧。修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大道无形,讲的一直都是宇宙万物的运转规律。

  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命题,源自道德经对宇宙本源的探索。指的是宇宙根本规律超越感官认知,无法用形名具象化描述。道德经开篇即强调道无名、无相、无情的特质,是化生天地万物的终极本源?。

  是说最深刻的道理无法形容,揭示其不可言喻的特性?。

  道作为无的形态存在,却蕴含生成有的潜能。老子提出无中生有的创生观,认为有形万物皆由无形之道演化而来,如同父母与子女的基因传承关系?。

  是超越时空的终极规律,既生成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也支配草木枯荣的自然周期。道德经以玄牝之门喻指其为天地之根,万物皆依其规律运作?。

  是自然无为法则?,通过泉水自流、梨树结果等自然现象,老子阐明道法自然的特质:无需刻意作为,却能达成完美秩序。如农夫耕作顺应四时,恰是无为而治的实践典范?。

  庄子延伸提出大道无形,妙不可言,强调其超越语言逻辑的维度。道家主张破除对形名的执着,正如修行者需超越打坐、念经等有形形式,直达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一直说的都是破除执念?,摒弃对功名利禄的刻意追求,如蝴蝶不慕艳丽而翩然生姿,保持本真状态即为近道?。

  应守中致和?,借鉴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的理念,通过格除物欲恢复本心清明,达到阴阳平衡的生命状态?。

  将日常活动如行走、劳作皆视为悟道契机,专注当下而不拘泥形式,实现无所不在的体道境界?。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出自中庸,是儒家心性哲学的重要命题。原文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未发)之(中),指人的情感(喜怒哀乐)尚未被外界触发时的心理状态。此时心性保持纯粹、平静、无偏无倚,是天然的本然状态,即天命之性。

  这不是为师总讲的,不受外境影响起心动念嘛?

  儒家认为这种状态是人性的根本(天下之大本),是道德实践的内在依据。

  (发而中节)之(和),

  是说;当情感自然流露时,若能符合礼义节度(中节),达到恰当适度的平衡,即为(和)。

  这种(和)被视作社会和谐与道德实践的普遍法则(天下之达道)。

  儒家文化说的也是人与自己,自己与自然的平衡之道。儒释道三家其实是一家,只是在各种的文化中生发。

  什么三家斗争,根本就没有这事儿,斗的一直都是自以为是的人。

  因为万物皆为道,一切言语,行为,任何方式的修行,其根本无不直指人心,以至于真心至性。这个性就是人身上那道,这个道就是与大道一般无二的状态。

  都听过道是无情吧?看看为师的无情道。也听过大道无私吧?在看看为师教的有情道。

  以无情之心干有情之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