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少龙,刚才天空中,好像有动静?”
“哦,是我击落了一架日寇的侦察机。小事。”
“击落了日寇的飞机?”
“是。”
张庸随口回答。
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战斗。
直接一顿开火就将其击落。
没有多说。
“少龙,走,我们为你接风洗尘。”
“好。”
张庸点点头。
入乡随俗。就凭各位大佬安排。
一会儿酒过三巡,他们的目的,自然也就透露出来了。
果然,一番热烈的觥(gong)筹交错以后,汤恩伯拉着张庸,有些感慨的说道,“少龙啊,哥想你了。”
“大哥,有话直说。”张庸也是搂着对方的肩头,称兄道弟的。
没啥,都是大染缸里面出来的。
光头也喜欢和别人称兄道弟的。
上仿下效。
习惯就好。
“第九战区一直都很热闹啊!”
“一般吧!”
“什么时候,我们第一战区也能热闹一番就好了。”
“你们有什么具体目标吗?”
“少龙,你看,我们有没有反攻石门的可能?”
“石门啊!有。”
张庸肯定的回答。
只要想,当然有可能。计划而已。
事实上,日寇在华北的兵力并不多。还被八路军大量牵制。
如果第一战区舍得出动,越过黄河,渡河北上,威胁石门,完全是有可能的。不用他张庸出手。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要舍得花一点本钱。不能打滑头仗。
日寇肯定会反扑。会拼命。
战况可能一度会比较惨烈。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啃骨头。能顶住日寇猛攻。
然而,就张庸目前看来,恐怕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军,在第一战区,是没有的。
汤恩伯的部下,没有特别能打的部队。
那个52军,就是关麟征之前那个,目前也在第九战区。
卫立煌的麾下,只有那个陕军为主的第四集团军比较能打。其他人都很一般。
第五集团军曾万钟,第十四集团军刘恩茂,都是寂寂无名之辈。
第四集团军调走以后,就是这两个集团军参与中条山战役,结果一败涂地。
战损比让光头自己都感觉屈辱。
一百个国军,都打不死一个日寇。真是情何以堪。
完全是一盘散沙。
战斗力何来之有?
“少龙,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是。”
张庸肯定的回答。
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是我指挥。
如果是将第一战区的部队交给我指挥,我真的能够收复石门,威胁太原。
甚至,我还能一路平推,反攻平津地区。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我有绝对指挥权。
光头不干涉。
其他人都听我的。没反对意见。
显然,这两点,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想想就好。
“难道……”
怀疑他们是想要搞点大动作。
雷声大,雨点小的那种。然后引起国人的注意。捞点功劳。
毕竟,要是没有动作的话,那就啥战功都没有了。
尤其是胡宗南。还没有青天白日勋章呢!说他不着急就怪了。
然而,主要的战斗,都是爆发在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这两个战区战功多。
“少龙,你怎么看?”
“其实,依我说,不如沿着陇海铁路一直进攻。”
“收复徐州?”
“对。”
张庸其实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是沿着平汉铁路进攻。
第二个,是沿着陇海铁路进攻。
一个向北。
一个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