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云书城>书库>历史军事>军工科技> 4201.第4080章 步子要稳,眼光要长

4201.第4080章 步子要稳,眼光要长

  第4080章 步子要稳,眼光要长

  【修改版】

  首座领导的茶杯在桌面轻叩,杯沿的青瓷纹路映着屏幕上未散的光痕。

  他原本摩挲杯壁的手指骤然收紧,然后开口说道:“我们的舰载激光武器上舰测试的时候,某国的舰载激光武器还在实验室里吃灰呢。

  “现在他们敢把原型机搬上驱逐舰,我们为什么要等?”

  听到领导的话,会议室内在座众人都不由的点头,露出了认同和坚毅之色。是啊,别人能行,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而且我们在这方面技术更加先进,更加成熟。

  这个时候,海军方面的一位领导转而冲着吴浩问道:“小吴,你这套方案需要多久能拿出工程样机?”

  吴浩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图表上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然后讲道::“如果各单位协同攻关,关键技术的突破需要三年,工程样机的陆上测试需要两年,舰上试验至少还要一年——总共六年时间。但这六年里,我们每一步突破都能反哺现有舰艇的升级。”

  听到吴浩的话,会议室内再次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某军工企业专家连连摇头说道:“六年?某国的下一代舰艇设计方案已经进入论证阶段,我们用六年憋出一台样机,到时候技术代差可能被再次拉大!”

  他的手指点了点大屏幕上的数据图上,然后冲着吴浩问道:“你这曲线是建立在现有技术路径上的,万一人家另辟蹊径呢?”

  “可风险控制必须放在首位!”

  海军院校的教授推了推下滑的眼镜,声音带着克制的焦虑说道:“某国当年在电磁弹射器上栽的跟头还不够深刻吗?急于求成导致三年无法形成战斗力,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他翻开笔记本,看了一眼上面的笔记,然后继续说道:“根据第三方机构的预测,未来五年能量武器技术将迎来井喷期,六年时间足够完成两次技术迭代,我们的样机会不会刚服役就落后?”

  这个时候,坐在后排的一位年轻专家开口说道:“我觉得六年是合理的!”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他调整了一下语气,然后接着说道:“去年我们在超导材料上的突破,已经让储能模块体积缩小了40%,按照这个增速,三年就能解决微型化难题。

  而且吴工刚才展示的激光武器测试视频,证明能量管理系统已经跨过了最关键的门槛。”

  他的话引发一众专家的的附和,还有人将一份资料拿了出来,然后冲着众人展示道:“根据吴总他们提供的相关资料,他们最新的超级固态电池技术,能把充能效率再提升30%,这个数字非常可观!”

  首座领导的茶杯在指间轻轻旋转,青瓷纹路在光影中明明灭灭。他突然看向一直沉默的老专家刘老:“刘老,您带的团队去年完成了舰艇动力系统的寿命评估,怎么看?”

  刘老扶着额头,苍老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却异常清晰:“我算过一笔账,如果按传统模式维护现役舰艇,五年后光是动力系统的大修费用就能再建半支舰队。

  小吴他们的方案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六年里每一步改装都能延长舰艇服役周期,相当于用时间换成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墙的技术图表,说道“至于技术过时的问题……”

  老人突然笑了,“当年我们搞核潜艇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的无轴泵推?技术竞争从来不是直线赛跑,而是看谁能在弯道踩准油门。”

  海军方面的领导猛地捶了下桌子:“刘老说得对!

  根据某国最新的驱逐舰招标书里所披露的信息来看,他们的能量模块的装机容量还停留在我们三年前的水平。

  他们不敢激进改装,恰恰是因为没有我们的模块化技术做支撑。六年时间,足够我们把‘渐进式升级’变成‘跨越式突破’!”

  吴浩突然插话,声音比刚才更沉稳说道:“其实六年是保守估计。”

  他滑动平板,调出一组加密数据投到大屏幕上,然后说道:“这是我们收到的最新消息,根据中科院超导实验室传来的消息,他们所正在研究的新型钇钡铜氧材料的临界温度突破了-196℃,这意味着储能模块可以取消液氦冷却系统,体积再减25%,重量再降30%。

  如果这个突破能在半年内工程化,陆上测试周期至少能缩短一年。”

  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让争论的涟漪迅速平息。有人下意识地凑近屏幕,有人开始快速敲击计算器,连角落里记录的文员都忍不住抬头。

  首座领导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一声定音鼓道:“我的意见是,同意渐进式改装方案。

  但有三个要求:第一,成立跨单位技术攻关小组,每周通报进度;第二,同步启动下一代舰艇的预研,确保技术衔接;第三……”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说道:“我要求你们在半年内拿出首台缩比验证机,我要在今年内看到它的演示!”

  会议室的空气因首座领导的最后一句话骤然凝固。

  某军工企业专家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激光笔,指节泛白:“半年?缩比验证机需要集成至少七个子系统,光能源模块的小型化测试就得三个月……”

  他的话音未落,海军方面的领导已拍着桌子站起身:“命令就是命令,哪有调价还价的余地。

  去年南海演习时,某国侦察机贴着我们的领海线晃了三天,那时候怎么没人说时间紧?”

  老专家刘老突然咳嗽两声,然后冲着众人说道:“82年,我们搞核潜艇动力系统,因为时间紧,任务中,所以我们制定了紧急攻关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