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回归

  抗战胜利并不代表斗争结束!

  反而地下斗争变得更加隐蔽更加激烈!

  李教授父女俩去了平山县,名义上是投奔学生,实际上是去主持华北局城工部工作。

  老张去了东北。

  老崔现在是何雨柱的直接领导,他在琉璃厂附近的西太平巷开了一家西医诊所。

  何雨柱应组织要求重回回春堂。

  12月份一封电报被送到了烟袋斜街,浦霞看到电报以后喜极而泣!

  奶妈李玉故作不知的问道:“怎么了这是?好么样的怎么还哭上了?”

  “柱子,柱子要回来了,人已经到天津了,明天就能到家。”

  “真的?那可是大好事儿,这孩子一走就五年,终于回来了!”

  “是啊,可想死我了,明天咱们包饺子!”

  “糊涂了不是?上车饺子下车面呐”

  浦霞一拍脑子,“你看我这脑子,吃面,明天吃面。我去把东厢房收拾出来,哎呦,家里有新被褥吗?”

  奶娘赶紧把浦霞压住,“你有孕在身,那都不许去,我去,我知道新被褥在哪!”

  “不行,我可坐不住,要不我不伸手,我就看着你收拾……”

  ……

  几乎同样的电报回春堂也收到了一封,郑大夫看着电报也差点老泪纵横,要不是当着病人的面绝对不是抹一把眼泪那么简单。

  这几年没见,他还以为何雨柱已经遭遇不测了呢。

  虽然郑朝阳多次跟他说过何雨柱还活着,而且活的还不错,可是一没见书信二没见电报,郑大夫心里不托底!

  他总以为郑朝阳是在安慰他。

  而且,何雨柱离开后郑朝阳回家的次数逐渐减少,近一年来几乎是很少回家了。

  要不是知道他被警察局留用,郑大夫都怀疑他被人当汉奸枪毙了。

  所以近来关于何雨柱的消息几乎要断绝了。

  这封电报开得好,让老爷子很是开心了一阵儿。

  第二天中午,郑朝阳在前门东站接到了何雨柱,俩人坐着黄包车往烟袋斜街走。

  俩人经常接头,也没什么好叙旧的,只在火车站假模假式的拥抱问候了一下,坐上黄包车就没话了。

  直到进了烟袋斜街,何雨柱才开口说道:“先去回春堂,我给师父带了一箱子药材,来回倒腾可不好!”

  “要不先回家吧?我帮你把药材带过去。”

  “不用,我怕你给倒腾卖了去,也不是没钱,别看惦记着我!”

  “得,好心当成驴肝肺了!不管你了!”

  何雨柱先去回春堂是想给何大清一个下马威的,听说何大清最近不安分,在浦霞怀二胎的时候他想纳个妾呢!

  何雨柱听说之后当时就想回来好好跟他谈谈!

  不管是什么年代,男人有钱就变坏,可你也得想清楚你的钱是哪来的?

  那可是何雨柱就给浦霞的体己钱!

  不过他有点高看自己了,人家何大清根本没在家等他,还在青云楼里当掌柜的呢!

  黄包车停在回春堂门口,何雨柱给俩拉车的一人扔了一块儿大洋

  笑的俩人合不拢嘴,本来以为拉了个警察,今儿要白跑呢!

  没想到人家贼大方!

  赶紧的吧,俩人一人提着两个大皮箱就给送到医馆里边去了。

  “谢谢你们啊!”

  何雨柱摘下礼帽,向着二人微微掉头。

  两个拉车的赶紧玩玩鞠躬,“先生,应该我们谢谢您,谢谢您打赏!”

  何雨柱进了回春堂的大门,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给人把脉的郑大夫,他脸笑的跟花儿似的。

  郑大夫也看见了,微微点了点头,继续把脉。

  待郑大夫开了药方,做了医嘱,何雨柱白紧走两步上前,双膝跪倒。

  “师父,徒儿不孝,让您老人家担心了!”

  郑大夫看着已经大变样的何雨柱,心中五味杂陈,去时是孩童,归来是少年!

  要不是昨天收到了电报,要不是今天郑朝阳带着他回来,他都不敢相认!

  “快起来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不辛苦的师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皮猴子,没个正经,你拿了这么多箱子,难道是还没回家?”

  “呃,还没呢!师父,我给您带回了一些未经炮制的药材,您看看?”

  “放下吧,我自己看,你赶紧回家吧!”

  “我还没见到师娘呢,我还没和朝盛哥大妮姐说话呢!”

  “百善孝为先,回家见父母才是正事儿!快去!”

  郑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